|  | 
| 谢谢继续研究,学习了,我对于很多概念的理解是有问题。就神经递质这方面,我没有深入研究了解,说的有些主观了。
 有个问题,抑制再摄取是加强神经递质的利用效率,可是人的念头越重消耗越多。而且不同人格的人, ...
 kyohou 发表于 10-9-2 18:49
 ![]()
 这里有个因果关系的问题,涉及到思维和消耗,抑郁患者的性格和思维模式
 
 一个人在什么都不想,无意识状态的时候,脑神经是否不工作呢,根据最新的脑科学研究成果,此时脑内在进行大量的神经活动,其量远远超过一般的想象.
 大概占整个脑活动消耗的85%, 正常思维活动所消耗的能量,只有5%左右,也就是说,即使你什么都不想不做,脑仍然在做自己的事情,消耗远超你平时思维带来的能量
 这个研究成果虽然已经在国内外报刊上发表,但是大众要普及还需要不少时间
 
 因为我是学计算机的,倒非常容易理解,电脑费的电大部分时候都是操作系统比如windows耗的,你操作带来的费电量一般比较小,你什么都不操作,windows后台还在
 做大量的事情,数以万亿次的后台运算,操作者不用工具软件是看不到的,可能会以为不操作电脑,电脑就不干事情了
 
 抑郁患者的大量消极思维实际上也不是自主的,而往往是这种病症本身带来的,我在关注抑郁和双相的时候,觉得这种病症本身带来的性格改变
 和思维模式改变往往被人忽视,这种病症本身是有改变一个人的"自我"的能力的,而被改变后的"自我"关注自身的时候,会为"自我"的改变而极度苦恼和困惑
 因为这个被改变的的"自我",仍然保有以前健康时候的记忆和生活习惯,知道什么是健康的
 而药物能够改变一个人的性格和思维模式,恰恰是药物真正作用到大脑的效果表现,当这种效果有利于病情改善的时候,
 就是很好的药效,如果使用不当,出现了不恰当的性格和思维,那就需要更合适地用药
 药物的作用,就是修正大脑被病症改变的部分,假如不能改变病态的"自我",那药物的效果又在哪里呢
 
 这种病症不仅仅能够改变一个人的性格和思维模式,还能改变一个人控制自己身体的能力,
 你我躯体症状很重,就是受到这个影响,
 因为我们的身体说实在无处不受大脑的控制,我们的"自我"实际是在操纵我们的大脑,间接控制自己的身体,当大脑有了病症,不能很好的工作,身体就会出现各种各样稀奇古怪的
 感觉和症状,而药物的效果也体现在这里,能够修正被改变的神经控制能力,从而渐渐康复运动能力
 
 我是学计算机的,可能对网络和搜索比较熟悉,能够比较快地找到一些专业知识,
 你也可以找到这些,需要时间和耐心去寻找呵呵
 | 
 |